西夏乐论——以胡琴的源流考证为中心
贾嫚
陕西师范大学
西夏王朝是以党项人为主,所辖地区东近黄河,西临玉门,南到箫关,北控大漠,位于今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地。虽立国近190年,在石窟、塔寺等文物资料中的西夏乐舞图像,表现出其乐舞艺术的独特性。这些乐舞图像是中原汉族和西夏党项人艺术结合之典范,也是研究西夏乐舞艺术文化交流重要的实物资料。由于西夏资料有限和缺罕,有关音乐方面的“正史”“音乐志”等文史资料极为罕见。鉴于此,本文以今甘肃、宁夏、内蒙古地区遗存的乐舞图像为研究对象,并以西夏人的马尾胡琴为中心,探讨以黄河流域上游为中心的西夏人文化活动的一个方面。
党项人自9世纪中叶经略西北,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盘踞在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近190年。在其遗存的石窟、塔寺等文物资料中保存有大量的的乐舞图像,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战争军事、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的多个方面。本文以西夏特有的乐器——马尾胡琴为中心,通过文献的梳理以及河西走廊瓜州界榆林窟、东千佛洞、俄藏黑水城西夏绘画遗存、陕西榆林佳县境内的关帝庙中的胡琴图像勘察对比,探索胡琴早期的萌蘖、兴起和传播,旨在说明,这些胡琴图像不仅反映了11世纪前后的社会变革及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文化融合,也反映了经略西北地区近200年间的西夏党项人在建立礼乐制度的同时,对极具民族特性的音乐所做出的一些列改革。
西夏灭亡后,马尾胡琴又被雄踞大漠南北的蒙古人及其所建元朝所继承。《元史》卷六八《礼乐志》记:“(元)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征用西夏旧乐。”事实上,承继西夏旧乐的蒙古人很早就沿袭了“龙首,卷颈,二弦,制如火不思”的“胡琴”,并将西夏人散失的乐器和使用过的旧乐加以整理和改制,制成“乐声雄伟而宏大”的元代新乐,广泛应用于军旅礼乐及合乐中。马哥孛罗在其游记里写道:“鞑靼人(指蒙古人)又有这一风俗,当他们队伍排好,等待打战时候,他们唱歌和弹(演奏)他们的二弦琴,极其好听”。此处所言二弦琴很可能就是西夏人的马尾胡琴,蒙古人沿袭了党项人对马尾胡琴“战斗为务”的精神,将胡琴与军旅礼乐结合在一起,使士兵在奏乐消遣的同时思念家乡,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此外,元代蒙古人器乐合奏的大曲、小曲和回回曲中,所用乐器也有胡琴,其与筝、秦琵琶、浑不似等乐器相合,演绎出历经岁月的动人旋律。
秦汉以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族群部落分分合合,地方政权多次更替,在丝绸之路所传导的中原汉族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相互作用下,产生过极为复杂、绚丽璀璨的“胡”文化样态,胡琴形象地体现了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马尾胡琴的出现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也是拉弦乐器在中亚、东亚兴起传播的结果,更是西夏国立国安邦、标新立异的产物,其为拉弦乐器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