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记者从四川省文旅厅产业处获悉,据统计,2021年四川全省音乐产业实现总产值870.62亿元,同比增长14.09%,增速全国第二。全省音乐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达10372家,音乐演出活动数量居全国前五。与此同时,据腾讯娱乐发布的《腾讯音乐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2021年四川原创音乐人才数量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
2021年四川省音乐产业的各项数据为何能够居于全国前列并逆势上涨?数字冰冷,青春滚烫,在四川省音乐产业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一群扎根四川、充满热忱的年轻人在音乐产业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A
昔日“菜市场”引来“双博士”
音乐产业之源在音乐人才。
3月9日一大早,一走进位于成都武侯区丝竹路的成都音乐产业中心,就传来阵阵悦耳的小提琴声,曲面荧幕上播放着中国目前唯一的小提琴演奏“双博士”(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多媒体学院博士,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博士)、国家一级演奏家王微致的演奏视频。2019年,旅德的王微致在成都市政府打造“三城三都”的感召下归国。同年,由王微致创办的斯奈德音乐中心、小提琴音乐教育两个事业部在此落户,如今王微致被特聘为四川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致力于原创音乐作品,开展小提琴古典音乐研究和推广。
“双减”以后,疫情下,基层老师如何保证音乐美育课水平?王微致带领一批年轻海归、音乐精英回川,与中小学开展AI艺术教育的探索并立项,力图用科技助力每个孩子的音乐梦想。这个AI项目完全建成后,将用王微致带领的顶尖教师团队演奏的声音表现和演奏姿势进行学习建模,学生在课堂上演奏时,输入的信息被AI系统识别,最后通过音准、节奏识别,以及动作表情识别分析,输出音准节奏正确与否,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估。此外,系统还可以对课堂演奏中的专注度、情绪等进行心理评估。“能用高水准的标准支持学生练琴,高效提升音乐学习效率和演奏水平。”王微致说,这个项目的目标是为学校打造数字音乐AI教育,预计将惠及超35万名中小学生。
像王微致这样的音乐人才回到四川不是个例,成都音乐产业中心作为四川音乐人才孵化器之一,成立两年间已经吸引150家音乐企业入驻,其中,有电影《流浪地球》的音乐制作团队,有为成都贡献了10亿元票房的演唱会企业等。在此入驻的企业,可享受工商财税、基础办公、政策申报、共享软件、版权和音乐制作配套服务,这些企业人才还可聆听伯克利音乐学院等世界音乐高校的大师课。难怪附近居民感叹:以前这里是喧闹的菜市场,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成都音乐坊。
据腾讯娱乐发布的《腾讯音乐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成都原创音乐人类型上,以演唱为主,占比达84%;此外在制作、作曲、编曲和作词等类型上也均有分布。此外,省内livehouse、音乐酒吧等小规模演出场馆丰富,培育出声音玩具、阿修罗、马赛克、变色蝴蝶等多个知名独立乐队。其中成都本土乐队——棱镜乐队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拥有较高知名度,原创歌曲《总有一天你会出现在我身边》播放量突破千万,已产生万余条视频。
B
宝藏“95后”写歌大运会抛来橄榄枝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给我们的创作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成都葫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葫芦文化”)创始人杨柠豪自己就是一位音乐创作者,他非常明白不受打扰的创作环境对音乐人有多重要,于是在2018年,他毅然将工作室从市区写字楼搬到位于双流的蓝顶艺术园区,“这里僻静,没有那么多卖保险搞推销的闲杂人员来敲门,大家可以安安静静写歌。”
葫芦文化的年轻人,70%都来自四川音乐学院,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正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他们的原创音乐作品《十分热爱》和《乐在成都》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题推广歌曲征集中,从近3000首候选歌曲中脱颖而出。
杨柠豪介绍,《十分热爱》《乐在成都》两首入选作品其实都来自“宝藏计划”。“宝藏计划”不是简单的培训,除了邀请各界怀抱梦想的年轻音乐人,还邀请国内知名音乐人刘胡轶、熊汝霖、刘鑫磊、杨颖彪、谭杰希、甘世佳等加盟,学员可以与他们一起碰撞灵感,集中创作,一起打磨,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专业制作人与新兴音乐人一致认可的作品,直接向知名歌手、影视作品OST等进行输出,或由创造营内唱将型歌手演唱发行,打造个人EP与专辑,用“一站式”服务呵护着原创音乐人的作品,让他们安心创作。“用北京的平台,上海的渠道,成都的音乐人才,传递四川的声音。”
“当,儿时茶馆熙攘挤满,为我摇旗呐喊,当,飞针走线,外婆蜀缎……”“熊猫熊猫panda火锅火锅hotpot,摆龙门阵talktalk,麻婆豆腐麻火锅真的辣,安逸,绿tea花tea公园喝碗茶,要得。”两首歌曲“中奖”的秘诀在哪儿?“可能是团队的‘差异化’理念。”在《十分热爱》《乐在成都》主要创作者之一、“95后”陈镜舟看来,既然是推广歌曲,那么一定要有适合网络传播、适合年轻人的“带感”作品,于是找准了歌曲定位。比如在《乐在成都》这首歌里,音乐导师刘胡轶与大家头脑风暴,大胆地使用了“雷鬼”曲风,而整首歌又是从年轻人带着外国人游览成都的角度去写的,显得镜头感十足又不失国际范儿,加上一些说唱的元素,呈现出一种充满朝气的音乐魅力。
C
AI+大数据和“区块链”赋能音乐版权
“嗨翻屋”音乐开放平台创始人尹学渊是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研究生,2014年他在参与游戏音乐制作时发现,除了纯原创的游戏音乐,不少适合当游戏的背景音乐素材追溯起来,有的版权溯源流程过长,有的版权归属不清晰,导致很多音乐作品无法使用,出现“想买正版音乐来使用,不知道在哪里买”的诡异现象。
“我们为什么不建立一种健康的版权模式,用技术改变音乐行业呢?”尹学渊把这个想法分享给同为川大计算机学院的博士陈超、川大工商管理硕士周倩,喜欢音乐的三人一拍即合,在成都高新区成立了HIFIVE平台。
“最初你可以想象成它是一个音乐版权类的京东超市,后来平台发展到从音乐版权内容制作、生产,到为音乐人提供发行、变现、维权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尹学渊说。HIFIVE平台项目获得四川省音乐产业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这个项目看似有些“冷门”,但在四川没有竞争产品,在全国也走在行业头部,吸引了超1万多位音乐人入驻,向全球音乐平台发行音乐近2万首。
比如,一位普通音乐人创作了歌曲,上传到这个公司创立的曲多多音乐开放平台,平台经过识别原创无误后,会为使用者免费发行音乐,同步到阿里、百度、网易云、腾讯等平台,数据库抓取每首原创歌曲的10万个特征点,通过AI+大数据等运用,与其他平台上的音乐比对,相似度一目了然。目前,平台成功为600位音乐人维权近200次,挽回损失近千万元,公司营业额也开始翻番。
无独有偶,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开发的藏羌音乐出版分发平台,是国内首个使用区块链的藏羌音乐平台。相关负责人李琪介绍,该平台对藏羌音乐进行内容审核,版权保护,并同步将作品分发到QQ音乐、网易云音乐、微博、微信等平台,音乐人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观众是否需要付费收听该歌曲。“由于加入了区块链技术,分发过程中音乐版权稍有篡改,都有痕迹,因此有力维护了音乐人的作品版权,目前已为包括降央卓玛等歌手在内的2305部藏羌音乐进行审核、版权认证、确权分发。”
据统计,2021年四川省音乐版权经纪与管理产值达3.19亿元,音乐版权企业数量达189家,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北京、浙江。
D
音乐+综合文创、爆款游戏、百姓社区
音乐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依附于各种新兴产业、新消费场景、各种跨界生活场景中。
梵木Flying国际文创公园在成都南郊太平寺,园区正通过创新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平台,背靠四川音乐学院和四川音乐产业协会,激活人才活力,并获得四川省音乐产业专项资金支持。
在过去的100年里,成都空军军士学校、成都滑翔机制造厂曾在太平寺留下历史痕迹;如今,这里成为立足于以创意产业+音乐产业+泛文创产业为核心的文创集合体,绿色的草坪、充满格调的文创小店、乐器改造工作室、广告公司、裸眼3D剧场等蓬勃生长,成为成都周末亲子、年轻人拍照打卡的新晋热门休闲之地。
与此同时,这个园区还有不少“虚拟注册”的线上公司,线上线下1000多家公司入驻,有3个音乐实验室和3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孵化、展演载体空间,提供了音乐研讨沙龙、扶音计划、音你而来、大型交响乐组歌等平台,促进音乐人才的成果转化。吸引了莫西子诗、王晓晓、刘剑、王海峰、王志东等近100位音乐人才在此发力,孵化了原创音乐版权超1100首,全园区产业实现营收超10亿元,整个园区光是税收贡献就有1000多万元。
而在位于成都东郊的梵木创艺园,是成都最为活跃的livehouse音乐现场之一,这里还引进了世界爆款音乐类游戏《滚动的天空》音乐制作团队,这款游戏全世界玩家超过2亿人次,IOS平台下载量在不少国家和地区获得音乐类游戏排名前三,游戏产值突破千万美元,游戏产业成为音乐产业赋能的一个有力增长点。此外,还有“自我造血”带动社区服务和音乐赛事的成都(伽地)社区音乐厅,将艺术展览、驻场演出带动周边消费新业态的东湖音乐艺术群落,让音乐融合,迸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作者:李婷
来源:四川日报